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潘敬一 何之洲 柳青壑
【資料圖】
7月2日至11日,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十數位碩博研究生,“到源頭飲水,與偉大同行”,在主任盧勇指導,段凱、石連坤、曹梅清等老師的帶領下奔赴云貴高原,由此開啟了從貴陽到昆明“尋根國美西遷史,助力西南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團隊由國畫、書法、跨媒體、工業設計、美學理論研究、視覺工業、古文字學等專業背景的師生組成,致力于重走抗戰時期國美西遷路線,深入云貴山區、昆明舊址,探尋林風眠、滕固、潘天壽等先輩為民族而奔走的藝術之路,傳承國美民族文化實地調研的優秀傳統,積極運用所思所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928年,蔡元培先生擇址杭州西子湖畔,創立了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個系及預科和研究部,開始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實踐,揭開了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篇章。
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原國立藝術院)在戰事發生后多次搬遷。1937年11月底,該校遷至諸暨,不久杭州淪陷,學校被迫改遷江西貴溪縣。1938年遷至湖南沅陵,定名為國立藝術??茖W校,后遷至昆明。1939年夏,又遷至滇池東岸安江村,借村中5座祠堂、廟宇為校舍。1940年秋,戰局發展一度危及昆明,學校又遷至四川璧山縣。1942年夏,又遷至重慶沙坪壩。1945年抗戰勝利,教育部令國立藝專全體復員杭州,并設杭州為永久校址。自1937年11月至1946年秋,歷時9年,學校輾轉浙、贛、湘、黔、滇、川6省,行程6000公里。
七月苗寨,藍花敘事。貴陽市翁貢村三友坡手上記憶博物館,作為展示與呈現貴州傳統手工刺繡、蠟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空間,弘揚和傳播了貴州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為美院師生研究民族藝術與文化內涵、以藝術助力貴州民族文化產業振興提供了豐富思路與核心材料。在手上記憶博物館,小隊基本了解了館中“針黹·黼黻絺繡”“守藝·藍花敘事”“染纈·靚花葳蕤”三個展覽主題。調研組學生從人類學的角度對古苗族神秘莫測、不載于史冊的“天極”崇拜及其所衍生的幾何紋樣,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將“通天樹”“十字紋”“八角紋”等圖案與古苗族的占星習俗、所處氣候以及草木信仰等做了聯系與假設,為今后進一步研究打開思路。
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又來到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實踐基地“云上貴州·多彩寶”互聯網政務民生服務平臺,這是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視覺工業方向的合作伙伴,為師生們提供了多學科研創視角和數字技術基礎知識,在數字技術的應用和虛擬視覺與全息藝術方向的實踐提供了實踐樣本。
7月4日,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云南昆明晉寧區。對此次實踐團隊的師生來說,這里有著屬于他們跨越時空的記憶。
1937年抗戰爆發,原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被迫內遷,歷時九年,輾轉十省,所到之處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1939年國立藝專歷經艱險遷至昆明,在昆明之時三移校舍,在呈貢安江村(現屬晉寧)停留了9個月。在昆明辦學期間,藝專師生多次舉辦畫展、木刻活動、戲劇演出、歌詠宣傳與抗戰宣傳義賣活動。
安江村自古廟宇眾多,國立藝專在安江村之時以寺廟作為辦公區、教室、食堂和宿舍,寺廟之間距離較遠且四周皆為水塘,條件十分辛苦。如今四周水塘已經干涸,剩下的是大片的水葫蘆花和龜裂的泥土,四面八方都是修復作業的施工現場。
師生們行走在濘泥熱溽的紅土路上,追溯國立藝專西遷途中之種種艱難,在調研之際充分發揚了中國美院“以鄉土為學院”的精神,將校史梳理與古滇文明前沿考古相結合。領隊段凱教授說,重走西遷路,是為了現場感受我們國美先輩們對國家對民族對藝術的熱愛,提醒我們要接續學脈,以此激勵我們今后的研究和創作。只有記住我們從哪里出發,未來才能走得更遠。
今年是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5年周年,秉承著“以鄉土為學院”的教育主張和“用美的心喚醒人心”的初衷,此次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的“尋根國美西遷史,助力西南鄉村振興”之行,不僅是對過去的回望與調研,更是對中國美術學院理念和宗旨的傳承和實踐。
“轉載請注明出處”